021-6029-1086
公司动态
按钮文本
温度传感器:原理、分类与应用场景解析
来源: | 作者:RIzheeJI | 发布时间: 2024-12-03 | 6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温度是基础物理量,精准测量对工业、科研、生活至关重要,温度传感器作为核心器件,能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,凭借多元技术与灵活形态,占据传感器市场最大份额。从 17 世纪基础测温工具到如今依托半导体、光纤的微型化产品,其始终紧跟技术革新,为各领域温度管控提供支撑。

一、核心分类与技术原理

温度传感器可按测量方式、材料及元件特性划分,各类原理与适用场景差异显著:

1. 按测量方式:接触式与非接触式

接触式:检测部分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,通过热传导 / 对流达热平衡,测量精度高,还能测物体内部温度分布,常见类型有双金属温度计、电阻温度计、热敏电阻等,广泛用于工业、农业、冷链及家用(如体温计)。但对运动物体、微小目标易有误差;120K 以下低温场景(如国防、超导研究)需专用传感器,如可测 1.6~300K 的渗碳玻璃热电阻,对体积、准确度要求极高。

非接触式:敏感元件不接触被测对象,依托光、波测温,适合运动物体、瞬变或高温场景。如红外传感器可测钢铁冶炼的高温钢水;光纤传感器是技术亮点,原理为光源经光纤传入调制区,温度改变光的光学特性,解调后得温度数据。其又分功能型(利用光纤自身特性测温,“传感合一” 但增敏难)与传输型(光纤传信号,传感靠其他元件,易受振动干扰)。

2. 按材料及元件特性:四大类

热电偶:两不同材质导体连接,加热连接点后,未加热部位产生电位差,据此推算温度。适配温度范围广,灵敏度 5~40 微伏 /℃,可做细元件测快速温度变化,但灵敏度低、易受干扰,不适合微小温差检测。

热敏电阻:半导体材料电阻随温度剧变,体积小、响应快、成本低,用于家电控温与电子设备过热保护。

RTD:金属电阻随温度线性变化,精度高、稳定性强,适用于工业控制、医疗等场景,但体积大、响应慢。

IC 温度传感器:集成度高、体积微,分模拟与数字输出,可连单片机,用于手机、物联网设备、汽车电子等微型化场景。




二、应用场景与技术需求

不同场景对温度传感器性能需求不同:

工业生产:钢铁、化工等领域需 RTD 与热电偶的高稳定性、宽温域;半导体制造依赖 IC 传感器的微型化与高精度。

科研与特殊领域:低温物理、航天等需测极端温度,对传感器抗辐射、抗振动能力要求高。

日常生活与消费电子:手机电池、智能穿戴靠 IC 传感器与热敏电阻的小型化;冷链物流需接触式传感器结合物联网实现温度溯源。

诺珩针对不同场景推出定制方案:工业用耐高温热电偶配件,适配 - 200℃~1600℃,IP68 防护可抗恶劣环境;消费电子用微型 IC 传感器模块,体积仅几平方毫米,低功耗且传速快;还为光纤传感器用户提供校准服务,保障测量精度。

抖店
1688
企业店
工厂直销店

公司地点:

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新格路868弄


联系电话:

021-6029-1086

18516272833


邮箱:

nh_sales@norhen.cn


抖音

微信扫一扫

获取产品报价

版权所有 © 诺珩(上海)过程控制有限公司    保留一切权利